文字实录
日期: 2021年12月22日 16:45      
【字号:

  吕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这个系列报告已经连续九年发布了,也是科技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家知道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气候变化影响凸显、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和世界格局深刻改变的今天,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根据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一直致力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已连续九年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为气候变化适应、防灾减灾及推动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在保持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科技部今年编制了4个专题报告,分别是“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社会公众与行业部门公开发布上述4个专题报告,并借这个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践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今天的发布会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先请今天到场的领导和专家们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然后进入提问环节。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愿意回答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先介绍一下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王琦安先生;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先生;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先生;

  “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专题报告编委会执行主任,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柳钦火研究员;

  “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专题报告编委会执行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辛晓平研究员;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报告编委会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

  此外,还有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日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的朋友。

  下面先请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

  

  王琦安:谢谢吕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办公厅专门组织召开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的新闻发布会。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以及各位专家莅临今天的发布会。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发布会的形势和规模都有所调整,希望不会影响发布的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有关指示精神,科技部自2012年起组织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此项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坚持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产出客观、科学的分析报告和数据产品,以全球视野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是科技部以科技手段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遥感科技界应对气候变化、助力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项务实行动。

  十年来,随着我国在轨卫星数量的逐步增加和国产卫星数据应用的不断提高,年度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持续提升。为进一步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并面向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提供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2021年度报告在过往9年的基础上,围绕陆地植被、湖泊、草原等生态环境要素和粮食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遥感监测与专题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估了本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格局和演变趋势,特别是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全球在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零饥饿等方面的实施效果。

  2021年度报告共包含“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4个专题。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使用了风云、高分、资源、海洋等国产卫星,以及美国陆地卫星、欧洲哨兵卫星等国内外观测数据,并特别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及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顺利完成了报告的编制工作。自专题启动以来,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召开各类研讨、咨询和评审会近40次,涉及多领域知名专家200余人次,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此,向参与年度报告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4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专题

  自2015年联合国提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全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为了客观反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的进展情况,本专题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生长状况,评估了全球山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驱动机制和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形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植被生长状况数据集,可进一步提升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认知。主要结论包括:

  (1)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火灾及人为的过度砍伐、开垦等因素,导致了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区域三大热带雨林区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约28万平方千米。全球未能实现“到2020年停止毁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森林减少的速度较前五年有所放缓。自然保护地内的森林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森林减少的面积比例明显小于非保护地,保护成效显著。

  (2)近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状况呈趋好态势,明显改善的区域有东亚、西欧、东欧和南欧。气候变化造成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干旱等事件仍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3)得益于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较大范围内呈有序恢复、向好发展态势,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2.“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专题

  湖泊是地球表层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题分析了2000—2020年全球500平方千米以上自然湖泊的分布格局、水文要素和藻华暴发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形成了湖泊面积、水位、水量、藻华等时空分布数据产品,可服务于藻华治理和湖泊保护等相关工作的问题研究及政策制定。主要结论包括:

  (1)2000年以来,全球197个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净蓄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174个湖泊水位上升,青藏高原内流区的湖泊群水位上升最为明显。与此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双重影响,中亚和非洲等干旱地区以及高需水地区的部分湖泊出现快速萎缩现象,水资源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2)近20年,全球藻华暴发的湖泊数量呈上升趋势。报告监测的70个藻华暴发的湖泊中,北美洲和亚洲数量居多,气温条件适宜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比例最高。藻华最大暴发面积呈增长趋势,亚洲增长最明显。

  3.“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专题

  本专题是陆地植被专题的延续和拓展。草原不仅是主要的陆地生态屏障,也是家畜的牧场和食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该专题评估了2000—2020年欧亚大陆草原的植被状况及承载能力,揭示了生态环境改善及草畜平衡的状况,形成了理论载畜量、可食饲草量、地上现存生物量及利用强度指数等数据产品,可为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主要有以下3条结论:

  (1)2000年以来,欧亚大陆草原整体变好变绿,80%以上的草原植被生产力、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呈改善趋势,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大部分区域草原植被状况改善明显。从草原类型看,极寒干旱半干旱草原植被状况改善最为明显,温性干旱半干旱草原植被状况也呈现整体变好的趋势,但年际波动和空间差异较大。

  (2)近20年,欧亚大陆主要放牧草原理论载畜量呈上升趋势,近十年较前十年增加15.93%,相当于增加了2.3亿个羊单位所需饲草;与此同时,主要放牧草原的利用强度和地上现存生物量也较十年前有所增加。

  (3)尽管气温升高、局部降水增多、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设立总体上有利于欧亚大陆草原植被的生长,但欧亚大陆草原的生态状况仍未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局部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等现象依然存在,草原生态恢复任重而道远。

  4.“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

  及时、透明、公正的全球农情信息在精准把握农业生产与供应形势、维持粮油价格稳定、确保粮油贸易公平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往九年持续对年度粮油产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本年度对2010—2020年全球、重点区域、主产国及我国的粮食生产和自给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反映了近十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推动实现“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独立客观的分析结果。主要结论有以下3条:

  (1)近十年,全球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显著增加,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全球粮食产量较2010—2015年增长了10.9%,凸显了全球为实现零饥饿做出的努力。

  (2)大范围的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是导致全球和区域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如2012年和2018年大范围干旱造成全球粮食减产;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区域因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灾害抵御能力不强,产量波动剧烈。

  (3)我国农田灌溉比例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灾害对作物生产影响有限,产量波动小,近十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年增长率为0.5%,形成了“南方稳产、北方优势产区集聚”的总体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

  2021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已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公开发布,欢迎大家访问、下载和使用,也欢迎大家关注新华网的《新华访谈》栏目,从更多的角度了解2021年度报告。

  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分别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项工作也一直是中国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部际协调机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在数据、人才及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对年度报告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也对这些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高水平科技供给,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进年度报告工作,助力形成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谢谢大家!

  

  吕静:谢谢王琦安先生!刚才王琦安先生对今年4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国家遥感中心每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科技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尝试,首先它是我们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是我们应用先进遥感技术取得的数据产品。其次,它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一种有益尝试,与全球科学家们一起共同来应对我们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既有长期规律,也有短期规律,既有长期对全球都适用的规律,也有短期受人类活动而改变的规律。年报工作是用全球的视角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看看媒体朋友们对于我们今年专题报告的内容以及结论方面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的领导和专家们都非常愿意与大家交流。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今年的报告分析了过往十年的粮食生产形势,请问各位专家,全球和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如何,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够满足自给吗?

  吴炳方:谢谢你的提问!今年根据国家遥感中心的安排,我们对过去十年全球的粮食生产形势,以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粮食自给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过去十年,从2010—2020年,全球的粮食总产量和年人均产量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8%和0.9%。全球角度来说,粮食生产形势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自给形势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由于全球75%左右的耕地都属于雨养农业,粮食产量受气候因素影响年际波动比较大,特别是中亚、非洲、南亚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对我们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好,比如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比较小,所以我们国家过去十年粮食生产都呈稳定态势,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0.5%的速度稳定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粮食自给率是比较稳定的,口粮基本可以实现自给。

  

  中新社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关于欧亚大陆草原这块的,刚才王主任介绍里面有两个结论,2000年以来,整体欧亚大陆草原变好变绿,同时生态状况没有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我想问一下现在欧亚大陆草原畜牧的情况,饲草够吃吗?对今后生态保护有什么建议?

   辛晓平:首先给大家介绍下草原。草原是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全球草原面积大约3000平方公里,覆盖了20%左右的陆地表面。欧亚大陆草原是全球草原分布最连片、最集中的草原,占全球草原面积的三分之一。欧亚大陆草原从东到西绵延约1.1万公里,它不但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同时也减缓和阻挡了来自内陆深处的干冷季风。另一方面,欧亚草原也是全球有组织的放牧历史最长的区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以及独特的草原文化。在整个欧亚大陆的文明发展史上,欧亚草原充当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廊道,在全球草原中非常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欧亚大陆草原单独拿出来做一个专题。

  我们的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欧亚大陆草原植被状况是越来越好了。近20年来,85%的草原区域初级生产力呈增长趋势,80%的草原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欧亚大陆草原从结构到功能整体向好。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口剧烈增长,草原利用强度大,生态负债多。所以尽管近20年欧亚大陆草原植被状况向好,我们监测发现欧亚大陆草原63%的区域还没有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还需要相关国家协同努力,完善草原生态管理。

  从生产角度看,由于近20年草原初级生产力增加,草原理论承载力自2000年以来也是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比前十年增加了近16%,相当于增加了2.3亿个标准羊单位的饲草量。参考中国每年羊出栏数量是3.1亿只左右,应该说欧亚大陆草原理论承载力的增加还是非常可观的。

  欧亚大陆草原能否满足家畜对饲草的需求,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一方面是草有多少,另一方面是畜有多少。近20年草原承载力在增加,人类的肉食需求也在增加。从目前的监测结果看,家畜对饲草的需求压力没有加剧甚至稍有减缓。一方面是中国作为草原大国近年实施的各项重大工程开始见效,另一方面,近二十年的气候变化也有利于草原生产力积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家畜统计数据显示,欧亚大陆近半个世纪以来家畜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亚洲的牲畜数量和牛羊肉需求都在上升,欧洲自1991年以来家畜数量下降、牛羊肉需求基本保持稳定。也就是说,人类的肉食需求并没有减缓。所以,欧亚大陆草原能否满足家畜对饲草的需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受到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各国的草原建设措施和管理政策。

  谢谢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这些年发生哪些变化,给当地人居住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柳钦火:谢谢主持人,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年报对全球湖泊的水量和水质都进行了监测分析,特别是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变化做了深入的分析。我们知道高原湖泊不同于其他的湖泊,具有水位深、蓄水量大等特征,水的来源包括冰川融水、降水等,因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的水循环周期相对其他的湖泊来说更长,一旦被污染的话,也是更难恢复的。

  全球最大的高原湖泊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也被称为与南北极相对应的全球“第三极,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在高原内陆气候暖湿背景下,湖泊的快速扩张对当地的人居环境造成了影响,是科学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公众比较关注的热点。

  我们用遥感手段对青藏高原湖泊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42个,其中94%的湖泊水位都呈现了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达到了0.22米,个别的湖泊水位上升速度更快,甚至超过了每年0.5米,导致青藏高原湖泊的总水量每年增加达到了8.34立方米。报告中监测到的全球主要大型湖泊中大概有88%的湖泊水位在上升,上升速率每年大概是0.11米。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青藏高原湖泊水位上升、水量变化是更为显著的。青藏高原湖泊大多数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内流湖盆区,是藏区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21世纪以来,湖泊的快速扩张对周边人居环境的影响逐步凸显,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影响。我们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访谈等形式,分析评估了青藏高原湖泊扩张对于居民点、道路和草场的潜在影响。举个例子,比如色林错湖的扩张,特别是北部地区,对周边的道路、村庄和牧场有淹没,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例如2011年素有“藏羚羊大产房”之称的卓乃湖溃决,对藏羚羊的栖息地造成严重破坏;溃决洪水造成下游湖泊岸线剧烈扩张,对毗邻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及长江源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些事件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有效应对,使水患得到有效的遏制。

  总之,气候变化的加速可能诱发更多的湖泊生态环境灾害问题,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应给予必要的关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湖泊灾害发生的风险和造成的影响。

  

  新华网记者提问:刚刚介绍中提到了科技部从2012年启动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今年第十年了,应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值得总结和回顾的节点,这项工作开展十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推动世界绿色发展、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王琦安:非常感谢提问。年报工作是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而长期、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十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我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的逐渐增多,我们整个报告从应用面和工具手段来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报告当中,国产卫星数据近年使用比例大幅度提升,过去多是使用欧美国家的卫星数据,这点变化很大。

  应用水平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我们在聚焦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以及韧性城市这些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方面开展的工作更多了。跟过去相比,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的份量和占比都在不断提高。持续为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及实施提供公共产品,这是这十年不断积累的成果。

  年报工作在国际地球观测界的影响力和作用这几年变化比较大,简单说几个例子跟大家介绍一下。一个是目前这些报告和数据产品常被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使用和报道,也纳入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知识共享体系。比如“全球叶面积指数产品”在地球观测组织最受欢迎的数据资源榜单中排第三,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我们持续发布的全球粮油作物生产的监测结果,被全球170多个国家的用户下载使用,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主要数据来源,为增强粮油市场透明度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参考。2018年我们率先使用国产碳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碳源汇状况监测,也发布了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报告,形成了“中国Tansat卫星叶绿素荧光遥感产品”,当年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反响,很多国家开始跟我们开展国际合作。随后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也阐述了我国森林碳汇能力被国际社会严重低估的问题,这都是我们利用科技手段维护我国碳排放话语权的典型案例。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年报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年报品牌影响力,全方位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提问:刚才王主任也说到了近十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有些向好的指标和现象,但是像全球森林面积也是净减少了28.41万平方公里,总的来说全球和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到底怎么样?在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柳钦火: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今年针对SDG目标15,将2015年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基准年,遴选了几个子目标做了五年实施成效的评估。根据我们的监测分析,全球陆域植被生长状况总体呈现变好的态势,相对于2015年,全球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到2020年一直保持略有增加的态势。与此同时,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大概0.6%,相当于四个大兴安岭的森林面积总和,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

  从SDG评估的角度来说,SDG明确提出“到2020年停止毁林”的目标,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可以看到目标是没有完成的。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西部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区域,原因我们也进行了分析,包括人为的森林砍伐、农田开垦,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等这些影响,造成了森林面积减少。从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发展态势来看,草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面积,近五年还是有所增加的。农田面积增加的区域我们也特别关注,因为一方面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另一方面也跟森林砍伐相关。我们也对森林面积增加区域进行了分析,森林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亚这些地区。

  从我们国家的陆地生态系统态势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实际上生态系统面临的人为活动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得益于我们国家生态保护工程,包括我们国家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视,我国总体上陆地生态系统还是在有序恢复,向好发展。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近十年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生长状况也在持续改善,中国生态保护的成效为全球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第二方面问题,我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我从三个方面做个回答。首先从全球森林面积不减少这个目标来讲,由于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这些区域森林砍伐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球森林面积依然是在持续减少。这对实现全球森林面积不减少的目标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虽然中国、东亚一些国家通过植树造林等使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要实现全球森林面积不减少,亟需加强国际合作。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个方面,从植被生长状况改善的趋势来看,我们知道总体上全球是在变绿,植被生长状况在变好。但是全球不同的区域还是有好有差,比如说中亚、西欧、东欧和南欧等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改善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大洋洲、南部非洲、西部非洲和东南亚等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却表现为变差的趋势。尤其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这几个热带雨林区,应该是全球的碳汇区,我们希望这些碳汇区固碳能力越来越强,但实际上这些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在下降,植被的生长状况也是在降低的,对全球固碳能力造成了比较大的挑战,也不利于实现恢复退化森林的这么一个目标。

  最后要特别关注的是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比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拉尼娜现象等,造成了全球不同区域干旱和降雨的不平衡。干旱就会造成植被生长状况显著退化,比如2015年大洋洲中东部、南亚西部等区域出现严重干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植被生长状况在这十年间也是明显变差的,最显著的就是澳大利亚植被退化的面积达到了204万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要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是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的努力,更好地推广和践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刚才听专家对四个专题报告的全面介绍,能不能稍微概括一下今年的工作有哪些亮点,未来年度报告选题会有哪些考虑。谢谢!

  刘志春: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是年报第十年发布,总结起来有3个亮点。

  一是成果最多。今年是开展专题研究最多的年份之一,数据产品也是历年最多,共部署了四个专题,产出了23个数据产品。除此之外,今年又对以前发布的关注度高的精品数据集进行了更新,形成了14个产品,两项共产出37个数据产品,加起来比以往九年数据产品总数的一半还要多。

  二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四个专题不仅从选题上直接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2015年为基准年,对目标提出前和提出后的陆域生态系统状况、粮食生产的形势等进行了监测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

  三是在分析深度上更下功夫。我们在2012年、2013年就做过全球陆表水域监测,只监测了水域面积变化,今年的湖泊专题不仅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湖泊水量的变化,还进一步对危害淡水安全的藻华暴发情况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监测分析。今年草原专题深入分析了草原承载力,草畜平衡问题,既反映了草原退化与恢复情况,还回答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草原的草够不够放牧的问题。刚才辛晓平研究员也做了相关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年报的选题考虑,整体来说年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工作“四个面向”战略部署,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主题,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选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环境的典型要素,“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态退化等热点问题,以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

  二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通过科技部超前部署的科技计划项目,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形成前沿优势,年报工作将这些创新成果进一步提炼和转化,持续产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

  三是能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遥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到各行业、各领域,特别是在宏观尺度对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方面有优势。未来我们的监测对象将从植被、水域、城市等要素扩展到海冰、耕地、海洋和大气。监测范围从南极扩展到北极,乃至第三极。同时进一步地聚焦湿地、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地区和海岸带地区等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四是考虑生态环境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例如粮油作物生长周期比较短,我们每年度,甚至每季度都要开展监测的分析。但是对于森林、草原、湖泊这类生态环境要素,从全球尺度上来看,它的变化较为缓慢,可以5-1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监测。

  为了做好年报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选题规划,今年初我们也制定了面向2021-2025年的年报工作计划。未来将聚焦粮食安全、“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热点问题,以及冰冻圈、生态环境脆弱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遥感监测和分析。目前已确定2022年的两个专题,一个是“北极冰雪与生态环境变化”,还有一个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也请各位媒体朋友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今年的四个报告都跟可持续发展相关,所以想问一个问题,目前中国遥感科技界在利用遥感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实践成果?今年的四个专题报告是怎么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来开展工作的?

  郭华东:谢谢您!大家都很熟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目标和169个子目标,这是联合国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但是到2030年能不能实现,其实大家都是没有把握的。于是在2015年可持续发展元年的时候,联合国通过了另外一个文件,就是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的核心就是用科学技术和创新来支撑可持续发展进程。我作为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的十人组成员,从2018年到今年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我通过这三年的工作感觉到这件事非常重要,科技部抓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在科技创新中有很多技术,遥感技术宏观快速准确的优势是其他技术不可取代的。它可以对整个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来进行监测,对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进行直接的、间接的多尺度、大目标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应该说中国遥感科技界利用遥感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确确实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这个成果简单来讲主要是三类。第一类就是数据的成果,联合国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在每年的联合国会议上都讲数据,数据是我们可持续发展实现之本,数据太重要了。刚才几位先生都介绍了咱们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形成的各种数据,其实都可以为联合国提供决策支持,提供极大的便利和依据。

  第二个就是方法技术,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了这些数据,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怎么让这些技术、让这些数据变成知识、变成信息。一般来讲这中间还隔着一座山,咱们在方法论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新兴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技术能够被一些国家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中很好地利用。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决策支持。政府的决策没有科技的支撑其实是无米之炊。科技界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各种科技创新技术贡献给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决策支持。

  从这方面来讲,中国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有关淡水资源的监测分析,淡水资源的使用和污染情况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科技部从2012年开始做全球大型的水体监测,今年再次聚焦全球500平方公里以上大型湖泊来进行监测,系统分析了近二十年湖泊的水量变化和藻华暴发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可以直接为我们SDG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提供有效的支持。

  总而言之一句话,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用技术创新手段,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从数据、技术和科学知识方面为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第二个问题,今年年报的四个专题,刚才几位先生都介绍得很好了。在题目的设立之初,就通过顶层设计来加强它们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联系,比如说刚才讲了陆域生态系统这个专题紧紧围绕SDG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样的目标去设计的。“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是对标SDG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这个专题主要也是支持SDG15。在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里有一些是遥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像SDG11、14、15等。在对这些目标进行宏观、快速、客观的大尺度监测、动态监测方面,遥感技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为SDG2“零饥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其实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咱们对于SDG1和2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提前进入小康,实现了脱贫,事实上来讲是对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最大的贡献。

  我们国家确实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比如去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要成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在今年9月6号的成立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了贺信,提到“科技创新和大数据应用将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克服困难、在全球范围内落实2030年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来贺电视频致辞,他讲中国的中心怎么为全球的平台做出贡献,他们也在期待着。

  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是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不仅在科技界,在体制上、机制上、理念上也全方位支持可持续发展进程。年报工作作为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我们认为它必将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吕静: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如果大家还有希望继续深入了解的问题,需要更多的资料,可以与我们今天到场的专家联系,也可以与我们新闻办联系,我们会竭诚为大家做好服务。最后想说一下,我刚刚参加了中国记协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上领导们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今天召开这个新闻发布会我们也有一个感受,我们科学的成果,我们的研究报告相当的专业,作为科技部来说,解决的是科学性和专业性的问题。而我们面向社会发布的时候,其实还要解决两个问题,就是可读性与普适性的问题。这个也要请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能帮我们做好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的相关解读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社会公众,让更广泛的国际友人们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了解我们工作的意义,了解我们的成果。我想这个事情对于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需要我们的记者朋友来做一些加工的工作,搭好这个桥梁,帮我们把成果宣传好,解读好。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长期的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