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届九旬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在旁人搀扶下拄着拐杖走向领奖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镁光闪烁,掌声雷动。
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加速了我国的粒子研究,另一位改造了城市的衰落面貌。已入耄耋之年的学术巨匠历经半个多世纪不懈追求,扭转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落后局面,令晚辈后生受益无穷。
心系国家前途,埋头钻研创新,一代代科研人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为国家建设贡献才智,在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的画卷。
“每次开会前我们都会唱《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青藏高原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奖代表张洪涛的讲述感动了不少人。
他和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突破生命禁区,冒着高寒缺氧、高山反应等风险,每天徒步数十公里野外路线,风餐露宿,当中还遇到过野兽。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历时10年, 终于完成了“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他们用创新性理论成果改变了“西方模式” 主导青藏高原研究话语权的局面,首次填补了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空白区,这是全球除南、北极之外唯一的空白地区,创造了地学史上的奇迹。
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涉及农业、工业、资源环境、国防建设等国计民生重要领域。一份份珍贵的获奖证书,无不是来自多年艰苦钻研的积淀,无不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填补了国内相应的空白。
“团队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成就项目的保证。”说这话的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教授。他的团队攻关十五年,解决了电子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器件可靠性和大生产工艺技术等关键难题,通过产学研合作和省校合作,实现了我国OLED产业的从无到有,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我们的成果可以解决宽带容量有限的问题。”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研究的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尤肖虎教授说,“我们是幸运的,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域,用时15年,从一片空白发展到有国际竞争力。现在国际相关标准中,有20%的内容是我们制定的。”
76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生秀,四十多年前开始在黄土高原上研究土壤营养学。今天他们摘得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前有机肥和氮肥、磷肥配比不清楚,而我们研发的新的高效混合肥料已在黄土高原推广,起到节水增效的作用。”
来自西藏大学的欧珠教授一袭民族服饰引人注目,他和同事研发的藏文软件填补了历史空白,也赢得了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我们的项目成果已经产业化,应用到西藏74个县市。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藏文信息化的工作。”
“我们从1980年代开始研发用稠油生产各种高端油。成功以后,国家就不需要引进外国产品了。”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来参加领奖会的张洪女士道出“秘笈”:“我们的成功,在于一开始就面向国家需求做科研。”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科技人员锐意进取,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如温家宝总理在大会讲话中提到的,“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时代要求。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重庆大学潘复生此行领奖队伍配备可谓齐全。不仅有大学教师,也有镁合金生产单位,汽车和摩托车使用单位,还有设计单位。“一整个链条上的单位都来了,从实验室到工厂,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潘复生预计,未来五年行业还会有大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探索新的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要从制度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 来自科研院所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宏福研究员有感而发,“随着国家科技投入增大,科研单位机构要避免本位主义,加强人才的流动开放,让科技工作者回归国家使命和目标,加强责任感。”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陈林森感同身受:“当务之急是做好研发机构和市场、企业对接,打破机制的障碍。”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积极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努力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优势。”在今天的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我坚信,我们这个时代一定能够成为造就人才、激励创新、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时代!”温总理的发言掷地有声,春天的号角已然吹响。